蝎 xiē
基本解释
蝎的基本解释
蝎 xiē
蝎子,节肢动物。尾部末端有毒钩,能蜇人。多夜间活动。干燥体供药 用,主治抽搐、破伤风、半身不遂等。
详细解释
蝎的详细解释
〈名〉
毒虫名。也称“钳蝎”。节肢动物门,蜘蛛纲,蜘蛛亚纲,蝎目
蝎,蝤蛴也。从虫,曷声。——《说文》
虽蝎焉避之。——《国语·晋语》
虽蝎谮之。——《国语·鲁语》
又如:蝎梢(蝎子的尾巴);蝎蝎螫螫(比喻在小事情上过分关心或怜惜);蝎子(钳蝎;钳蝎之子);蝎唇(状如蝎子嘴的酒器);蝎子妈(方言。比喻最恶毒、惹不得的人)
康熙字典
蝎的康熙字典解释
蝎 【申集中】【虫字部】
【唐韻】胡葛切【集韻】何葛切,𠀤音褐。【說文】蝤蠐也。【爾雅·釋蟲】蝤蠐,蝎。【又】蝎,蛣𧌑。【註】木中蠹蟲。【又】蝎,桑蠹。【註】卽蛣𧌑。【嵆康·荅難養生論】蝎盛則木朽。【曹植·藉田論】封人有以輕鑿修鉤去樹之蝎者,曰:不識天下亦有蝎乎。曰:三苗、共工,非堯之蝎與。【劉勰·新論】身之有慾,如樹之有蝎。【揚子·方言】蝎,噬逮也,東齊曰蝎,北燕曰噬逮。又餅名。【釋名·釋飮食】餅名有蝎餅。 又【集韻】胡公切,音洪。籀文虹字。
说文解字
蝎的说文解字解释
蝤蠐也。从虫曷聲。
蚚也。下云蚚,強也。二字爲轉注。釋蟲曰。強,醜捋。郭曰。以腳自摩捋。叚借爲彊弱之彊。从虫。弘聲。此聲在六部。而強在十部者,合韵也。巨良切。
字源字型
蝎的字源演变
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