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 diān
基本解释
颠的基本解释
颠 diān
1.高而直立的东西的顶:山~。塔~。
2.颠簸:路不平,车~得厉害。
3.跌落;倒下来:~覆。~扑不破。
4.跳起来跑;跑:连跑带~。跑跑~~。
5.同“癫”。
详细解释
颠的详细解释
〈名〉
(形声。从页( xié),真声。本义:头顶)
同本义
颠,顶也。——《说文》
班序颠毛。——《国语·齐语》
诲于华颠胡老。——《后汉书·蔡邕传》
又如:颠毛(头发);颠顶(头顶);颠童(形容老人头发稀少)
泛指物体的顶部
如:颠日(天日,天空的太阳);颠杪(顶端末梢);颠委(指水的上源和下游)
马的额头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诗·秦风·车邻》
本,始
聊书其颠委以为之记。——清· 王士祯《西城别墅记》
古县名 。指滇池县,西汉置。治所在今云南省晋宁县东。两汉为益州郡治所
姓
〈动〉
“颠”假借为“蹎”。仆倒,倒下
人亦有言,颠沛之揭。——《诗·大雅·荡》
颠越不恭。——《书·盘庚中》
造次必如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论语·季氏》
杜回踬而颠。——《左传·宣公十五年》
又如:颠踬(被东西绊倒。比喻坎坷不顺利);颠不刺(颠倒;风流);颠头播脑(摇头晃脑。形容得意的样子)
跑,跳起来跑 。
如:对不起,我得颠儿了
上下倒置
颠之倒之。——《诗·齐风·东方未明》
又
倒之颠之。
又如:颠蹶(颠倒失次);颠错(颠倒错乱);颠趾(颠倒失所)
陨坠,覆亡 。
如:颠陨(坠落);颠殒(死亡,覆灭);颠坠(坠落,陨落);颠跻(坠落);颠越(陨落,坠下)
颠簸 。
如:车颠得厉害;颠动(抖动)
掂 。
如:颠夺(反复斟酌);颠算(反复盘算)
〈形〉
狼狈困顿 。
如:颠连(困苦不堪);颠沛(动荡;困苦);颠险(挫折,磨难)
疯狂,发疯,发狂。通“癫”
闻客语声知贵贱,持花歌咏似狂颠。——唐· 张籍《罗道士》
又如:颠狂(木指精神失常,引申为放荡不羁);颠劣(颠狂顽劣)
康熙字典
颠的康熙字典解释
颠 【戌集下】【頁字部】
【正字通】俗顚字。
说文解字新编解释
“颠”是形声字。小篆从頁(人头朝上),真声。隶变后楷书写作“顛”。汉字简化后写作“颠”。
《说文·頁部》:“顛,顶也。从頁,真声。”(顛,头顶。从頁,真声。)
“颠”的本义为头顶。如梅尧臣《依韵和杨敏叔吴门秋晚见寄》:“颠毛随日减,冉冉不胜簪。”意思是头顶上的头发随着时间而减少,柔弱下垂,快托不住发簪了。
引申泛指物体的顶部。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里的“颠”就是指树的顶部。
字源字型
颠的字源演变
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