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当前位置: 百家姓大全 > 阿剌

输入姓氏,例如查找 张 姓起源,输入 “张” 或 “zhang” 即可

阿剌

阿剌
姓氏:阿剌(繁体:阿剌)
拼音:ā là
人口:不足千人
排名:第 999 位
分类: -
常用: 稀有姓氏

阿剌姓的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阿剌姓的起源

阿剌姓阿剌姓起源一

源于蒙古族,出自大蒙古汗国监国公主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大蒙古汗国的监国公主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就是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三女儿。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出生于宋淳熙十三年(金大定二十六年,公元1186年)左右,她第一次出嫁,就奉父命嫁给了成吉思汗的结义兄弟、汪古部的首领阿刺兀思,阿刺兀思年长她近三十岁。汪古部是突厥族后裔,后来归属于金国政权,把守着著名的阴山的要塞,在军事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当时,漠北的蒙古部落被称为“黑鞑靼”,漠南的汪古部却被称为“白鞑靼”,他们骁勇善战,是一个非常强大的部落。在太阳汗的乃蛮部与铁木真的蒙古部互相征战的关键时候,双方都希望能够与汪古部结为联盟,而汪古部的首领阿刺兀思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铁木真,为了表示诚意,他亲自率兵助战。孛儿只斤·铁木真得此强助,在万军阵前与阿刺兀思结为“安答”(兄弟),俩兄弟同心协力,在宋开禧元年(金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灭掉了乃蛮部落。正当阿刺兀思胜利班师回返的时候,留守家乡的部众却忽然叛变,先是杀掉了留守的阿刺兀思长子不颜昔班,接着备好陷阱,诱杀了归心似箭、毫无妨备的阿刺兀思。事出意外,孛儿只斤·铁木真之女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万万没有想到,刚刚才得知父亲与丈夫的胜利喜讯,转眼间就失去了丈夫。虽然事发突然,但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却在一片杀伐混乱中,冷静地领着阿刺兀思的大妻阿里黑、二儿子孛要合、侄子镇国趁着黑夜逃到城墙边。一个好心的守城人冒着生命危险,将他们用绳索吊出城去。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带着家人,连夜远奔自己的父亲孛儿只斤·铁木真。这一年,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十九岁。

第二年即宋开禧二年(金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的父亲成为全蒙古的大汗“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任命阿儿剌·博尔术、兀良哈·者勒蔑为官员首脑,总管汗国政务。接着发兵征服了云内州(今内蒙古包头),平定了汪古部的内乱,汪古部从此归入蒙古部,成为核心四部之一。成吉思汗当众折箭向阿刺兀思的灵魂发誓:“我有了天下却不报答你的恩德,长生天不会放过我的。”之后成吉思汗追封阿刺兀思为高唐王、阿里黑为高唐王妃。因为阿刺兀思的二儿子孛要合尚未成年,还没有立下什么功劳,所以就先封阿刺兀思的侄儿镇国为“北平王”,并且把掠夺来的财物、奴隶赠送给了这位新任北平王爷。与此同时,成吉思汗再次为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主持了婚礼,将她嫁给了北平王。婚礼所用的是大蒙古帝国最高级别的礼仪。规模浩大的婚礼过后,成吉思汗踏上了西征的路途,而且将孛要合带在身边,以便他立战功后封王。成吉思汗率大军出征之时,将帝国事务都交给著名的札剌亦儿·木华黎管理。与此同时,他任命自己的三女儿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为“监国公主”,札剌亦儿·木华黎所做一切决策、军国大事,都必须与监国公主商议,并经由监国公主的许可,方能得以实施。札剌亦儿·木华黎虽然号称四杰之首,但他对监国公主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非常尊重,对其治国才能心服口服,凡事都要经过她的最后考量,札剌亦儿·木华黎才觉得真正算是成熟稳妥的好主意,然后才付诸实施。孛要合出征西域归来,阿刺海别吉的丈夫北平王镇国已经病逝,成吉思汗让孛要合袭封北平王,并娶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为妻。宋宝庆三年(成吉思汗二十二年,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逝世,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仍然履行监国公主的职权。宋宝庆四年(大蒙古国也客那颜汗拖雷元年,公元1228年),蒙古中都(今北京)出现了信安等结伙劫掠,大将王楫等奉监国公主命令率兵前去剿灭。

在史籍《元史》中这样评价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公主明睿有智略,车驾征伐四出,尝使留守,军国大政,咨禀而后行。师出无内顾之忧,公主之力居多。”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分嫁三夫,却没有儿女,但孛要合的姬妾生了三个儿子,即君不花、爱不花、拙里不花。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对待他们就象亲生儿子一样,非常贤德,而这三个孩子终生也都非常敬重孛儿只斤·阿剌海别这位大翰耳朵。孛要合逝世后,被追封为赵王。孛儿只斤·阿刺海别吉逝世后,被追封为皇祖姑赵国大长公主。孛要合和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居住的王城也被称为赵王城(今内蒙古达茂旗敖伦苏木古城)。

君不花以大翰耳朵孛儿只斤·阿刺海别吉的名字为自己的姓氏,那就是后来著名的阿剌·罕,由此诞生一支蒙古阿剌氏,后位列蒙古七十二著姓之一。

阿剌姓阿剌姓起源三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阿喇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阿喇氏,满语为Ala Hala,汉义“山岗、大阜”,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后多冠汉姓为阿氏。

阿剌姓的分布

阿剌姓的郡望

-

阿剌姓的堂号

-

阿剌姓的姓氏源流

一、阿剌ā là

《姓氏词典》引《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收载。其注云:“元有阿剌瓦丁。明有阿剌知院。”。(按:阿,《姓氏词典》音ē。)

阿剌姓的历史名人

阿剌姓古代名人

阿剌·罕(公元?~1281年),蒙古族,又称阿里·罕、君不花。著名元朝将领、大臣。蒙哥汗九年(公元1259年),阿剌·罕随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围攻南宋鄂州(今湖北武昌)。元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阿剌·罕随元世祖大败叛王孛儿只斤·阿里不哥于昔木土脑儿(今蒙古苏赫巴托),卓有战功。次年,阿剌·罕率部讨伐叛将李璮于济南,败之于老仓口,以功进都元帅。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阿剌·罕晋升为上万户,随从兀良合·阿术进攻南宋王朝。,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阿剌·罕率军攻破南宋樊城(今湖北襄樊),逼降襄阳。次年,随丞相巴邻·伯颜南下,统军攻郢州,破沙芜堡,取鄂州,收降沿江州郡。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阿剌·罕被加封昭毅大将军、左翼蒙古汉军上万户。旋拜中奉大夫、参知政事。继分军三道取临安,掌右翼,所向皆破。次年,迫南宋投降。在丞相巴邻·伯颜偕南宋君臣北还后,阿剌·罕受委掌军,与左丞董文炳追击宋臣张世杰及益王,攻克浙东温州、台州、处州及闽中诸郡,平江南,以参知政典行宣慰使。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阿剌·罕晋升中书省左丞,迁右丞。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阿剌·罕授拜行中书省左丞相,为诸翼蒙古军马都元帅,统率蒙汉联军十四万,准备从跨海征日本,行至庆元(今浙江庆元)时病逝于军中。阿剌·罕逝世后,元世祖追封其为曹国公,赐谥号“武定”,继而加追为曹南王,改谥号为“忠宣”。

百家姓首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生肖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