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当前位置: 百家姓大全 >

输入姓氏,例如查找 张 姓起源,输入 “张” 或 “zhang” 即可

徼


姓氏:徼(繁体:徼)
拼音:jiǎo
人口:约 5 千
排名:第 910 位
分类: -
常用: 稀有姓氏

徼姓的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910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徼姓的起源

“缴”为丝线,后专指系在箭上的绳索;“徼”为边界,后专指巡逻、巡哨;在古代,“缴”、“徼”二字通假。

春秋时期,诸侯国皆有“徼侯”之官,亦称“缴侯”。在楚国,缴侯专司巡查、巡逻、警戒、巡察、巡捕之职,爵位不高但职责重大,在各诸侯国都城往往是守护京畿的最后一道防线,后在宋、元、明、清诸朝形如九门提督。因此,“缴”、“徼”二字又有激励壮志之意。

徼姓的分布

明永乐二年农历9月,缴氏始祖缴太莆自山西洪洞迁出,后分迁至北京京都荷花坑、河北顺天府大城县、河间县台头屯、大城县焦家口屯等地。明永乐年间,始祖更屯名为缴家交河屯,盖以沿港两河屯南交汇而名,东为张大小三交河,西与姚渡隔河望之,北向三里杨家口,南去六里冯家庄。

今河北省省的大城县赵扶镇缴交河村、文安县大柳河镇西缴村、廊坊市、泊头市缴桥、石家庄市、沧州市,辽宁省的盘锦市周家荒,浙江省,台湾省等地,均有缴氏族人分布。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记载:缴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0.00027%。据此计算,缴氏家族当时的人口总数为三千五百余人。如今,全国缴氏家族人口总数达五千余人。

徼姓 郡望

直 隶:宋朝建制,地方行政机构以州令用劲,其直属京师者称直隶。元朝时期不属诸路及宣慰司或行省的府县,亦称直隶。明、清两朝不属府而直属布政司的州称 直隶州。明朝时期称直接隶属于京师的地区为直隶。明朝洪武初年建都南京(后改称京师,永乐初年复改南京,在今南京市),以应天府等府为直隶。明永乐初年移 都北京(今北京)后,又称直隶于北京的地区为北直隶,简称北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东的小部地区;直隶于南京的地区被称为南直 隶,简称南直,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清朝初年以南直隶改称江南省,北直隶改称直隶省,辖境依旧。清雍正、乾隆朝以后,逐渐在今河北省承德 市、张家口市北部、内蒙古自治区西拉木伦河以南、辽宁省大凌河上、中游,西河上游以北和内蒙古自治区奈曼、库伦二旗等原蒙旗部分设置州、县,划归直隶省,辖境逐渐扩大,为清朝单省设总督的行政区之一,治所设在天津。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划长城以北改属热河、察哈尔两个特别区域;民国十七年(公元 1928年)改省名为河北省。

顺天府:清朝时期北京地区称为顺天府,顺天府的辖区在清初多有变化,乾隆八年(1743年)开始固定了下来,共领五州十九县。即通、蓟、涿、霸、昌平五州 和大兴、宛平、良乡、房山、东安、固安、永清、保定、大城、文安、武清、香河、宝坻、宁河、三河、平谷、顺义、密云、怀柔十九县,又混称为顺天府二十四州 县。顺天府的辖区划分为四个厅。西路厅的同知驻卢沟桥拱极城分管涿州、大兴、宛平、良乡、房山;东路厅驻张家湾,分管通州、蓟州、三河、武清、宝坻、宁 河、香河;南路厅驻黄村,分管霸州、保定、文安、大城、固安、永清、东安;北路厅驻沙河镇巩华城,分管昌平州、顺义、怀柔、密云、平谷。大兴、宛平二县倚 郭,称为京县,以北京城的中轴线为界,城东部及郊区属大兴,城西部及郊区属宛平。顺天府由于是首都的最高地方行政机关,所以府尹的职位特别显赫,品级为正 三品,高出一般的知府二至三级,由尚书、侍郎级大臣兼管。正三品衙门用铜印,惟顺天府用银印,位同封疆大吏的总督、巡抚。顺天府所领二十四县虽然在直隶总 督辖区内,但府尹和总督不存在隶属关系。但北京城垣之外的地区由直隶总督衙门和顺天府衙门“双重领导”,大的举措要会衙办理。北京城垣之内,直隶总督无权 过问。清代北京城区行政管理体制最大的特点是满汉分城而居,分城而治。“旗人”均住在内城和西郊三大营,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在外城。外城分为五城十 坊,故时人有“内八旗外五城”之说。

徼姓 姓氏源流

一、jiǎo

现行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围场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归“上声”部。或音jiào,姑兼收。宋时有徼顺,为东头供奉官。

徼姓的郡望

直 隶:宋朝建制,地方行政机构以州令用劲,其直属京师者称直隶。元朝时期不属诸路及宣慰司或行省的府县,亦称直隶。明、清两朝不属府而直属布政司的州称 直隶州。明朝时期称直接隶属于京师的地区为直隶。明朝洪武初年建都南京(后改称京师,永乐初年复改南京,在今南京市),以应天府等府为直隶。明永乐初年移 都北京(今北京)后,又称直隶于北京的地区为北直隶,简称北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东的小部地区;直隶于南京的地区被称为南直 隶,简称南直,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清朝初年以南直隶改称江南省,北直隶改称直隶省,辖境依旧。清雍正、乾隆朝以后,逐渐在今河北省承德 市、张家口市北部、内蒙古自治区西拉木伦河以南、辽宁省大凌河上、中游,西河上游以北和内蒙古自治区奈曼、库伦二旗等原蒙旗部分设置州、县,划归直隶省,辖境逐渐扩大,为清朝单省设总督的行政区之一,治所设在天津。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划长城以北改属热河、察哈尔两个特别区域;民国十七年(公元 1928年)改省名为河北省。

顺天府:清朝时期北京地区称为顺天府,顺天府的辖区在清初多有变化,乾隆八年(1743年)开始固定了下来,共领五州十九县。即通、蓟、涿、霸、昌平五州 和大兴、宛平、良乡、房山、东安、固安、永清、保定、大城、文安、武清、香河、宝坻、宁河、三河、平谷、顺义、密云、怀柔十九县,又混称为顺天府二十四州 县。顺天府的辖区划分为四个厅。西路厅的同知驻卢沟桥拱极城分管涿州、大兴、宛平、良乡、房山;东路厅驻张家湾,分管通州、蓟州、三河、武清、宝坻、宁 河、香河;南路厅驻黄村,分管霸州、保定、文安、大城、固安、永清、东安;北路厅驻沙河镇巩华城,分管昌平州、顺义、怀柔、密云、平谷。大兴、宛平二县倚 郭,称为京县,以北京城的中轴线为界,城东部及郊区属大兴,城西部及郊区属宛平。顺天府由于是首都的最高地方行政机关,所以府尹的职位特别显赫,品级为正 三品,高出一般的知府二至三级,由尚书、侍郎级大臣兼管。正三品衙门用铜印,惟顺天府用银印,位同封疆大吏的总督、巡抚。顺天府所领二十四县虽然在直隶总 督辖区内,但府尹和总督不存在隶属关系。但北京城垣之外的地区由直隶总督衙门和顺天府衙门“双重领导”,大的举措要会衙办理。北京城垣之内,直隶总督无权 过问。清代北京城区行政管理体制最大的特点是满汉分城而居,分城而治。“旗人”均住在内城和西郊三大营,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在外城。外城分为五城十 坊,故时人有“内八旗外五城”之说。

徼姓的堂号

-

徼姓的姓氏源流

一、jiǎo

现行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围场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归“上声”部。或音jiào,姑兼收。宋时有徼顺,为东头供奉官。

徼姓的历史名人

百家姓首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生肖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