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呈馆中诸公

清明呈馆中诸公朗读
高启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译文

一树树杨柳披拂着新火的轻烟,沿随着官墙透迤蜿蜒;杏仁麦粥香气溢散,家家户户互相馈送,一片腾欢。

都城南京的城郭四周,举目但见无尽的青山;节逢清明,更令客子无不把家乡深深怀念。

看那卞壶祠边春草迷乱,莫愁女的故居前已被落花铺满。

幸亏还有馆中诸公共同作伴,不妨打来美酒痛醉一番。

注释

馆中诸公:即史馆中一同修史的宋濂、王祎、朱右等十六人。馆:指翰林院国史编修馆。

新烟,古时风俗,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禁火冷食,次日重新生火,故曰新烟。禁垣(yuán):皇宫的围墙。

杏酪(lào):传统习俗,在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作粥。

白下:南京的别称。

卞(biàn)侯:卞侯即晋朝的卞壶。他曾任尚书令,后来在讨伐苏峻的叛乱中战死,被埋葬于白下。

卢女:即莫愁,古代善歌的女子。

待诏:明代翰林院所设官职,主管文件奏疏。此指修史。

京华:即京都。

参考资料:

1、邱芬编写.节日诗词:黄山书社,2012.06:第96页

2、周啸天主编.元明清名诗鉴赏: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08:第220页

3、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清明诗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04:第97页

清明呈馆中诸公创作背景

  诗人高启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在南京与宋濂等人编修《元史》始成,其正值清明时节,诗人与翰林同官唱和玩乐,写下了这首诗。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

1、侯书生,迟月荃编著.领导干部古诗观止:红旗出版社,2013.12:第213页

2、杨镰等主编.中国文学通典:诗歌通典: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年01月第1版:第466页

高启

...

高启朗读
()

猜你喜欢

故向箕山访许由,林泉物外自清幽。松上挂瓢枝几变,
石间洗耳水空流。绿苔唯见遮三径,青史空传谢九州。
缅想古人增叹惜,飒然云树满岩秋。

()

柔绿阴无际,垂帘昼似年。莺声催午课,花气拥春眠。

向母寻眉谱,随兄治砚田。潜心看内则,钞得两三篇。

()

客里重为客,饥来百事非。一舟如许大,三匝竟何依。

欲死悲囊粟,无才负布衣。春鸥吾愧汝,清远背人飞。

()

能使时平四十春,开元圣主得贤臣。
当时姚宋并燕许,尽是骊山从驾人。

()

张侯诗敏落黄閒,杨丈规摹逼老关。二妙通灵恐仙去,夜窗风雨要防闲。

()

空庭惟落叶,闭户见秋山。雉堞连云暗,溪流抱郭湾。

白衣人寂寞,黄菊色斑斓。徒有{罒羊}门役,登登版筑间。

()